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对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中国人民大学以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特色,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开放式打造“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围绕古建筑参访、口述史访谈、通识性讲座、学术性赛事、文艺性展演、国际性论坛,引领青少年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在“大思政课”中坚定文化自信,立志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古都新青年·最美中轴线”
博物馆参访活动
“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
进校园对话活动
“领跑中轴线”
北京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项目
“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
口述史访谈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互鉴”
北京第四次文物普查志愿服务
“古都新青年·最美中轴线”博物馆参访活动
“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对话活动
“领跑中轴线”北京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项目
“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口述史访谈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互鉴”北京第四次文物普查志愿服务
2023年6月至12月,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面向北京市大学生与高中生打造“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口述史访谈”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面向首都大中小学校陆续开展“‘国之中轴’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历史的中轴:古代文明与城市考古”等系列讲座,邀请名家大师走进大中小学,展开中轴画卷、讲授中轴之美。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钱国祥等知名专家学者先后走进人大、人大附中、北京学校、八一学校、海淀民族小学等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建设单位,讲述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追溯中华城市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脉络,引导同学们更好读懂中轴线承载的中华民族传承铸就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激励同学们更好肩负起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担当。
2024年4月至12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单位的全校班团集体开展“古都新青年,最美中轴线”主题活动,鼓励青年学子在中轴线区域内博物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博物馆参访,在文化实践中绽放青春“京”彩之花。
【 文化实践 X 描绘北京 】
【 深入社区 X 记录历史 】
【 生动课堂 X 分享故事 】
【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 X 启动 】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和教育部政务新媒体“中国教育发布”等平台对“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展开报道。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获评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十佳示范项目、“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第一名等,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突出示范效应的“京字招牌”。
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
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
建设项目
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
优秀示范项目
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题活动
案例一等奖
全国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
十佳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