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研究部,共同策划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第一季——走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通过让同学们讲解“新时代的妇女儿童——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十年成就展”,我们希望同学们更加深刻了解新时代十年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进而更加坚定理想、淬炼意志、增长才干,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行走的思政课”将带领大家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博物馆,共同感受土默特右旗党民同心、不畏艰险的红色精神,不断弘扬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中满怀深情地说:“得知你们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感到很高兴。”本期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北京市密云区乡村振兴示范村——金叵罗村,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访谈、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用事实感动人、用数据打动人、用场景感染人,帮助广大同学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一起去感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力量。视频共分四集,深情讲述金叵罗村如何依靠“五个振兴”探索出一条“保水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该作品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特等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五年来,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创新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思政“金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行走的思政课第四季《红星耀北方——走进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匠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第六季暨北京看中国——从北京75年巨变中探寻人民城市治理密码。
本堂思政课共四集,聚焦“人民城市”这一知识点,从北京的四个代表性地点——北京中央商务区(CBD)、老胡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关村出发,通过现场教学和入户访谈等形式,带领同学们在实践中探讨这座城市的治理与变迁,使同学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进一步深刻感受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