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博士服务答题路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现实问题为指引、以深入基层为方向,致力于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高校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扎根中华大地、触摸时代脉搏,回答时代之问、贡献青春力量,培养具备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同时兼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时代青年,用实干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期盼。

17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共派出26个学院的600余名师生深入祖国各地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足迹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行程近5万公里,如今已发展成为人大学子投身社会服务、助力地方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服务团引导成员们围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多样主题开展深入调研,在助力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同时,用学术力量为地方解决急难愁盼,有力地构建起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实践平台”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青年智库”,形成校地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2024年3月,在由共青团中央指导、全国学联主办的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一举斩获“学生会组织服务同学优秀项目”“最受同学欢迎项目”“普通高校研究生精品项目”三大奖项,收获了到场老师同学们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南平

  • 南平产业分团
  • 南平生态分团
调研地简介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源头,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特征。南平聚焦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资源综合利用,是福建省最绿的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报告摘要

南平市坚持“全竹利用”“全链开发”模式,聚焦做深“一根竹”的总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强化地方特色,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南平市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第一产业(笋竹种植和食品)存在竹山管理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现象;第二产业大而不强,技术含量较低,存在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第三产业较为空白,竹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南平市积极探索“以竹代塑”的同时,“以竹代塑”在实践中仍存在相关瓶颈,其巨大潜力尚未被完全激发。解决思路:重视“国内大循环”,加大文化联动塑造南平品牌;多部门全方位联动,实现全产业链素质整体跃升;树立全市竹产业“一盘棋”意识,促使龙头企业更好地带动链上企业找到自身生态位;通过鼓励全链条创新推动差异化竞争,打造具有行业先进性和引领性的“南平标准”;借鉴“义乌模式”,打造竹产业的“世界超市”;以“三色环带”带动局域经济,三产融合,真正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博士生服务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党的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依托“地方出题,服务团答题”原则,根据地方发展的现实问题和自身需要,为学生与地方牵线搭桥。

在运行机制方面,面向全校“打通部院系、贯通本硕博”招募选拔团队成员,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带队伍”“带课题”下基层,引导团队在实践调研中收集一手资料、支撑课题研究、提升学术能力、推动成果转化,使青年学子将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应用相结合。在成果导向方面,形成一本卓有成效、落地见效,紧贴基层发展实际、服务地方建设需要的高质量调研报告集,并促进课题研究成果向简报、要报等形式转化,为地方决策提供参考,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中国大地上同上一堂“田野思政大课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博士生服务团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殷殷嘱托,以“乡村振兴,青年建功”为宗旨,通过校地合作的形式汇聚助农力量、讲述兴农故事,通过农特产品直播带货、乡村美育志愿服务、思政宣讲普法宣传、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形式举办多场助农系列活动,以高校青年担当躬行服务社会发展,共同擘画乡村共同富裕图景。

在实践地,服务团成员们开展农特产品直播带货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特产品,将助力村民增收落到实处。在线上,服务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开展4场“先锋助农”农产品进校园展销,推广销售福建红心火龙果、广东肇庆砂糖橘、山东菏泽芍药鲜切花、鲁西南沙土瓜子、屏南高山黄桃、哈密冰糖心红薯等30余款调研所在地优质农产品,并向全校师生校友分享各地兴农故事,搭建校园与乡土的“连心桥”。

博士生服务团在调研中专访基层校友、基层干部,为众多奔走田垄山野、躬身基层工作、服务乡亲百姓的基层建设者、奉献者“画像”,让更多学生认识基层、了解基层、读懂基层、心向基层,看到基层先锋故事,领略榜样精彩人生,激发扎根基层志向,投身强国复兴伟业。

牵头《人大人在基层》系列栏目,专访扎根基层的校友,以基层故事汇聚榜样力量,以基层故事彰显人大担当,为在校学生展现一个“真实的基层”。一期一事,以真实看见基层;一期一人,用生动记录中国。相关专访让学生见证平凡岗位中的不凡精神,宣传他们为民爱民的质朴情怀;更让基层人大人“被看见”,传递基层温度,搭建学生与基层的连心之桥,让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感染更多青年学子,读懂“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基层人。

点击收起访谈录

  • 卢 玫
  • 刘 超
  • 石 嫣
  • 赵 屹
  • 陈高威
  • 王 冲
  • 包洪友
  • 邢增锐
  • 宋 岩
  • 石 飘
  • 吴欣哲
  • 雷 超

卢玫

于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东北行政村驻村,曾组织筹办东北村春晚、助农直播、乡村振兴工作坊等活动,事迹相继被央视、新华网、人民网、山东卫视等主流媒体报道。>>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为什么在人大博士毕业后选择前往基层工作?因为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做出一些事情,
哪怕是一点点改变,
我都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且很酷的事情。

要真正读懂中国,
就应该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
争做开拓者、奉献者。

既然决定离开北京,
我就不要选择可以安逸生活的地方,
而要选择一个‘干事儿’的地方。

我的驻村工作目前还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
很多工作还在推进中,感觉时不我待。

刘超

曾任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驻村第一书记。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刘超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一定要多和百姓去沟通,知道他们关心的重点是什么,而且要用他们的语言沟通,让他们听懂你在说什么,知道你在给他们想办法。

做基层工作,对百姓要接地气、对上级要懂沟通,一切的落脚点始终是‘真诚为老百姓做事情’。

我不是什么领导,我就是一名村干部,来到村里就是给村民解决问题、办实事的。

石嫣

分享收获CSA项目创始人、负责人,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青年领军人物,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全国健康家庭联盟健康传播大使”。2016年当选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2017年当选“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2019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老师时常教导我们不能局限于学校,要把自己扔到民族、国家的大的水池子中思考,要有更大的关切。在这样的教导下,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努力与拼搏对社会的影响,从而逐步明确了人生方向。

我们学校的同学可以好好去体味人大校训——实事求是,咀嚼这四个字所包含的真正意味,朝着这一点靠近。

我们要真实地去参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要关注到基层,关注到那些弱势群体,在这样的关切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赵屹

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位佤族研究生,毕业后通过选调回到中缅边境,曾任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副镇长。>>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我的根,在边疆,在大山里。因为我本身来自云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我希望回到家乡、帮助家乡、建设家乡。

我知道通过教育改变人生会有多么难,因为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即使只有一颗种子发芽成长,我也觉得没什么遗憾了。

让老百姓受益,这就是我坚持的原则,百姓所需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当我们把这份真情真心送到老百姓面前,无论你送多少,老百姓心里都会认可你。

年轻干部的脚上要粘有泥土。我们在基层不应该认为自己文化水平高而小看了基层工作,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将很难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做基层干部最重要的是不能漂浮,而要下沉。这样才能感受到群众的呼应,感受到群众的地气。

陈高威

时任四川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禹庙村党委书记助理,与国内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合著《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一书,并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发表等文章。>>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踏踏实实在村里干了两年,和基层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是写好这本书的底气所在。

我非常感谢组织的关心与培养,能够回馈组织的就是立足岗位做贡献,‘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

以身许国可能过于宏大,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

王冲

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合山市岭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抓乡村振兴工作。王冲出生于河南长垣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工作地距离家乡1600公里,“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国家号召年轻人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那时我便决心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去服务和建设基层。

和群众打交道不是简简单单的吃饭聊天,而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像小孩上学、医疗报销这些真实的难处,真心换真心,群众才尊重并认可你。

干部,是‘干’字当头,我们干部就应该急群众之所急,干出真正为群众谋福利的事情。

包洪友

2006年至今先后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马边县和金口河区工作,2016至2021年担任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党委书记,扎根大凉山区16年。2021年4月,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个舞台,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磨炼身心。我相信人大学子只要牢记我们实事求是的校训,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有所收获。

虽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纷繁复杂的困难,但我们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这是我始终牢记的原则,尽己所能地帮助大凉山地区实现脱贫。

事情永远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执着的人坚持的是自己的目标,并在追求的过程中为之付出。勇于承认失败,敢于战胜失败,越挫越勇,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邢增锐

2018年入职故宫博物院考古部(故宫考古研究所)任助理馆员,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及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河北泥河湾东谷坨遗址、内蒙古化德四麻沟遗址、雄安新区城子遗址、阿联酋拉斯海马阿尔马塔夫遗址等十余项考古发掘研究项目。>>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在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工作中每个小发现都是对考古队员的奖励。人生亦是如此,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只能做好当下,或许惊喜就在下一个转角等着我们。

我想把考古当作一生的事业。

宋岩

首位中国人民大学到南疆基层奉献群体(内招生)女毕业生,时任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皮拉勒乡党建专职副书记,主要负责“访惠聚”工作(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地距离家乡4860公里。>>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总能听到理想与奋斗叩击天堂的回响。

家国情怀就是以国为家,处处是家的朴素情感,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她有关,也许这种情怀平时不会显露出来,但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要想真正为百姓干实事,应当是把他们当作亲人,真正地发自内心地与他们沟通,帮他们解决困难。

石飘

曾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民乐镇副镇长、团镇委书记、妇联副主席、民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曾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花垣县,于十八洞村梨子寨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我不是来镀金的,是真正来锻炼、来做服务的。

人生价值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但归根到底都是服务。

基层是一线,是最艰苦最接近老百姓的地方。对很多人来说,基层是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而对我来说,基层则代表了家乡,是生养我的地方。

吴欣哲

时任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科技副镇长,负责联系“科技特派员”,分管乡村振兴、人社、扶贫、乡建等工作,具有材料科学、社会保障交叉学科背景,参与南平市人才宣传片拍摄。>>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当我自己挽起裤腿、赤着脚、弯着腰、跟农民一起、一株株插秧时,我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理解,才真正从抽象走向具体。

只有始终贯彻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人民放在心上,多和群众打交道,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只有不断提醒自己要保持在基层工作的初心,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牢牢把握住基层工作的使命和方向不动摇。

我们非常幸运,能生在今天的中国。中国幅员面积之辽阔、资源禀赋之多样、文化底蕴之深厚,惟有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丈量,才能充分深刻地理解。希望大家牢记‘实践’二字,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雷超

2019年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曾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芝麻湾村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并于国家扶贫日于新闻联播播出,2023年8月获四川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其驻村手记《守正笃实 久久为功 在基层大课堂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在“四川党建”党课星期天专栏推送。>>查看更多

精选语录:

小事不小,做事贵在认真负责,只有采取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并以实干实绩实效积极回应群众的合理诉求,才能获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接纳认可。

深望毕业后走向社会实践的自己以五四时代的知识界战士为榜样,持守理想、敢于担当,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把知识转化为亲近大地的媒介,自觉将当代中国人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应有的民族良知和民族责任具化为点滴笃行地促进社会改革和民族进步的现代家国情怀,在时代社会的现实演进中走有格局、有思想、有温度的人生路,不枉此生。

统筹调动社会资源,完善校地协同衔接机制,建设满足学生“国情实践、学术实践、思政实践、就业实践”的综合实践基地,一方面建立“博士生服务站”“研究生工作站”项目品牌延伸服务半径,延展服务周期,拓宽服务范围,探索开展驻点式、常态化基层服务,为博士生服务团完善校地协同衔接机制,为学生搭建走近基层、以知识服务基层的桥梁纽带;另一方面积极整合地方需求做强青年志愿、发挥校园力量、统筹社会资源,围绕“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如何吸引青年力量”等方向为基层政府建言献策,激发青春能动性,为地方发展持续输送青春力量,实现校地双方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一批学子在博士生服务团引领下深度参与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志愿服务,邀请艺术学院同学来到北京密云京内实践基地为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升级农民丰收艺术活动建言献策,组织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同学助力新疆民族团结非遗传承创作合作,对接地方兴农引才专项计划为湖南省白箬铺镇和福建省南平市编写产业布局长期规划,依托实践基地建设开展深度合作交流,使“博士生服务团”项目开展常态化、服务长效化、活力可持续。

好年华 聚福州 | 多地高校青年人才齐聚鼓楼走访实践

共青团福州市鼓楼区委员会 2023-08-08 19:10 发表于福建

行走“环带”,看见美丽南平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在我市开展暑期调研。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服务团成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社会实践课堂中,感悟南平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签约暨博士生服务团 2023年南平暑期调研出征仪式在潭举行

南平团市委 2023-07-23 22:42福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交流会在建阳区举行

建阳新闻 2023-07-27 15:01福建

媒体报道-新华社:
“博士生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到江西会昌县开展以“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为主题的考察调研活动。此次博士生服务团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何浩天带队,成员涉及经济金融、社会保障、城乡规划、人口学等多个专业。

活动期间,博士生服务团前往会昌县珠兰乡、小密乡、洞头乡、周田镇、筠门岭镇、西江镇、麻州镇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围绕会昌县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集思广益,为会昌县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沈玉婷)

为会昌革命老区发展“添翼”,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服务团来啦!

7月24至7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到会昌县开展以“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为主题的考察调研活动。此次博士生服务团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何浩天带队,成员涉及经济金融、社会保障、城乡规划、人口学等多个专业。

会昌共青团2023-07-30 18:16 江西

哈密市组织来哈密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观摩研学活动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6日电(赵嘉慧)为推动高校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其走进哈密、了解哈密、感受哈密,7月22日,哈密市委组织部组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5所高校的61名来哈密的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观摩研学活动。。

5所高校61名大学生来哈考察学习!他们来自清华、北大 …

7月22日,哈密市委组织部组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5所高校的61名在校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观摩研学活动。

大学生一行先后来到哈密市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哈密回王府景区、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进行考察学习,从地理风貌、人文特色、民俗风情等方面全方位了解哈密,并围绕博斯坦村工作运行机制、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哈密市举行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大学生欢送会

人民网: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在菏泽市开展“筑梦乡村”实践调研

“这款瓜子我从小吃到大”“这就是咱们沙土地里种出来的‘金地瓜’”。8月2日下午,在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东北村的一片秋葵田前,一群“新人主播”正面对镜头,激动地向直播间的观众推介菏泽特色农产品。这正是在菏泽市进行“筑梦乡村”实践调研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一行,他们与东北村驻村选调生卢玫一起,在田间地头开展“青耘中国·夏耘梦想”公益助农直播,结合在菏泽乡村振兴一线的实地调研经历,服务团成员通过直播的方式推介菏泽特色产业和优质农副产品,讲述每一件乡土产品背后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博连读生郝玲感慨“本次直播虽然只有1小时,但获得点赞数3万余个,我们在后续还会持续开展‘先锋助农’系列活动。也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三农’领域,以青春之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新华网:山东菏泽:村里来了“博士生服务团”

菏泽市广播电视台:菏泽:博士生服务团深入基层筑梦乡村振兴

山东广播电视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大博士生服务团 相约菏泽筑梦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为产业集群发展贡献“金点子”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到自贡市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探索”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博士生服务团由中国人民大学研团工委书记汪庆浩、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卿成林带队,服务团的13位成员来自农村发展、能源经济、分析化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工程、行政管理等多个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莅区开展新兴产业发展考察调研

自贡共青团 2023-08-09 21:19 四川

据了解,本次博士生服务团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12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服务团先后前往新圩镇大帽山社区、马塘村、金柄村、后亭村等地,实地调研新圩镇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成效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全面了解厦门市乡村振兴市级精品村、试点示范村创建情况。服务团就新圩镇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痛点及难点,围绕一村一品项目培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休闲文旅产业发展等问题与镇村两级干部进行深入探讨。

翔安区委微信公众号“翔安青年”报道:青春力量 | 翔安来了个博士生服务团~

“非常有幸能够作为博士生服务团的一员,来到福建南平实地调研,短短几天,有体悟,有成长。在深入走访调研后,我们感受到竹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茶文化传承的厚重底蕴,也看到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3年南平产业分团成员
2022级应用经济学院博士 李甜

“中国东南科学城、福州国家高新区、福州软件园、旗山湖三创园……一系列科创产业园的串联成廊,体现了福州市打造新时代科技创新高地的努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大力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才能切实引领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从田野走向世界’。”

——2023年福州科创分团成员
2022级外国语学院硕士 黄梓灵

“赴福州市永泰县调研中,我们感受到永泰县在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上的充分决心,见证了永泰县在驱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多项举措。所行所见,所知所获,愿化作言之有物的理论成果,为永泰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人大青年的力量。”

——2023年福州产业分团成员
2022级理学院博士 魏诗洁

“在江西会昌调研期间,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各个乡镇,深入了解会昌县特色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状况,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的突出成果。这次调研让我们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田野,在三江之滨发现独好风景,在革命老区贡献青春力量。”

——2023年赣州分团成员
2022级财政金融学院博士 庄林

“在桐乡,数字经济正在赋能打造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动能澎湃;独特风光和历史文化结合生态旅游正值潋滟,生机勃勃;红船精神不断凝聚磅礴力量,一往无前。桐乡的数字经济、生态旅游与文化转型升级,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023年嘉兴分团成员
2021级数学学院博士 孙嘉龙

“通过本次菏泽调研,我近距离地了解了涉农产业链的运转方式,学习到了生产活动中政府、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等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链接机制的有效构建模式。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我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发挥专业所长,总结农业生产服务供应链构建的菏泽经验,在学习与实践中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2023年菏泽分团成员
2021级商学院博士 许灵靖元

“下帅乡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绚烂多彩的乡村文化、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调研,我有幸走出校园和书斋,近距离接触广东山区的基层社会,了解乡镇干部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产生了更加直观的认知和思考。”

——2023年肇庆分团成员
2023级历史学院博士 陈兴

“在此次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当地各族群众在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发展地方经济上的努力,也切实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繁琐和不易。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科研活动提供了新的研究指向。”

——2023年哈密分团成员
2021级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魏益帆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南涧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推进县城建设,‘荒山披绿变青山,青山富民变金山’,奋力闯出了一条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作为青年学子应不负历史重托、勇挑时代重担,踔厉奋发,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2023年大理分团成员
2022级文学院硕士 宋绪冉

“在这次暑期调研中,我跟随团队走进基层治理一线,探索厦门新圩镇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路径,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见证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蓝图。未来我将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3年厦门分团成员
2022级外国语学院硕士 陈锴艺

“在辽宁沈阳的调研中,我们走访城市书房、1905文创园等青年友好场景,参观沈飞、芯源、北方重工等知名企业,了解‘东方鲁尔’沈阳的振兴之路,领悟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勇于进取的罗阳精神。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青年人应将个人发展融于城市发展,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争做先锋栋梁!”

——2023年沈阳分团成员
2022级应用经济学院博士 陈芸

“有幸来到‘三山鼎峙、一水长流’的青绿榕城,在冶山春秋园、镇海楼了解建城往事,在三坊七巷中温习中国近代史,在系列参访中学习‘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今日福州,是古老与现代的交汇相融,如何为文脉悠长的赫赫古城注入数字活力,是亟需解答的时代课题。”

——2023年福州文化分团成员
2022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 何超仪

“通过此次主题调研,我深刻了解到自贡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在今后学习中,也会将此次调研中的发现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形成高质量学术成果,服务当地发展!”

——2023年自贡分团成员
2021级环境学院博士 王亚楠

“我们在南平看到了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的勇气,全面布局竹产业的智慧,以及发挥基层党建带动作用的组织创新。只有坚持产业引领,立足生态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才能真正显现应有之义。”

——2023年南平生态分团成员
2022级经济学院博士 张仲元

“新余市的'颐养之家'解决了老人养老的切实问题,更推动了孝老爱亲的乡风民风蔚然成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党对百姓的真心、对民生的关心、在治理过程中的细心。”

——2022年新余分团成员
汤李琛

“同学们用脚步丈量白箬,用笔触记录湘江。过去,这里是志士革命的沃;现在,这里是孩子们安居的家园;未来,孩子们也会成长为新一代的青年,让乡土中国生生不息。”

——2022年长沙分团成员
张渠成

“基层实践往往走在理论之前。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的发展模式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人大学子也应把专业知识带到乡土去检验。”

——2022年毕节分团成员
冯梦涵

“让好产品遇到大市场是我们的实践突围口,作为人大学生我们都应该去思考怎样帮助农民增收、助力环境保护,书写更多的‘浑源故事’。”

——2022年大同分团成员
张晨涛

“在调研期间,我们认识了各行各业十余位青年台商、创业台青,相信‘两岸心连心,中华一家亲’的情感一定会在青年的点滴交流中汇聚成时代潮流。”

——2022年福州分团成员
陈景龙